发布时间:2025-09-18 08:48 来源:师宗县人民政府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1057
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曲靖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交办问题整改定期调度及验收销号相关工作的通知》(曲环督办字〔2024〕4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问题已按整改方案明确的整改措施全面完成整改。现将具体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基本情况
针对反馈问题。关于“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问题,督察报告指出:2022年,曲靖市水环境质量考评排全省第13位。国控断面旧营桥2022年仍为Ⅳ类,北盘江厂房大桥、省控断面赤那河部分月份超标;省控断面冯家圩月均值仍为劣Ⅴ类,年度脱劣难度大。为切实抓实该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曲靖市迅速制定了整改方案,细化明确了整改责任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督办领导、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措施等,层层压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改责任,扎实有序推进整改落实。整改方案明确的69-59条整改措施分别为:1.加强水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及时发布水质预警。加强南盘江两岸风险防控。2.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每月定期开展实地巡河,及时发现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实行清单化管理。定期对重点河湖的河道治理、清淤疏浚、日常保洁、“清四乱”等工作开展巡查,对清单化管理的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现场督促落实。整改时限为2025年11月30日前,具体由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作为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师宗分局作为牵头单位进行整改。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针对反馈问题。具体整改工作情况及整改进展如下:
(一)实施水环境改善项目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目前,全县建成区污水管网长度268.6公里,覆盖率达95.1%。二是提升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师宗县城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并投入运行,设计处理总规模为3万m3/d,出水水质为一级A标。三是争取中央资金6695余万元推动师宗县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达到增加好水、优化生态用水的效果。
(二)实施县乡村三级河长督察体系。依据《师宗县2018年全面推行河长制督察工作方案》,制定督察工作计划,明确督察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截至2024年12月31日,26名县级河长完成巡河140次,101名乡级河长巡河1224次,110名村级河长巡河5133次,巡河完成率达100%。同时,强化调度统筹,适时针对河库渠存在的问题、河长制工作及河长履职情况开展督察督导,并根据督察结果,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推动督办问题有效解决。
(三)实施县域水环境质量管理监测。落实《曲靖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常态化推进全县重点流域、水环境复杂和水质易波动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强化农业面源种植指导及县城建成区疑似黑臭水体排查,并及时发布水质预警。师宗县2023年、2024年、2025年地表水国控南盘江设里桥、省控子午河七排、市控竹箐河响水箐断面与南盘江黑尔断面水质均达到或好于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该问题已按照整改方案措施清单中的要求,全面完成整改。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以全面强化落实“河长制”为着力点,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转变,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督查职能,督促指导乡、村两级河长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例会,分析问题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合力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实现河道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二)强化水环境监测预警。对全县4个国控、省控、市控断面实施常态化水质监测,建立“一源一档”电子化监测数据台账,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分析异常原因,全面提升水源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能力。
(三)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协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和媒介,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升公众的水体保护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河湖保护治理和监督工作,共同营造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特此报告。
师宗县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