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县政协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3号提案答复的函

  • 县政府办
  • 2020-12-30 15:48

殷云生委员:

在师宗县政协第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低俗山歌整治力度,净化城乡文化生活的提案》交由县文化和旅游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师宗县山歌的发展

师宗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有6个民族,其中就有壮、苗、瑶、彝、回等五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83324人,占全县人口的19%2019年底数据)。各个民族在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歌舞文化,山歌这种文化形式,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交往、民族和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歌在漫长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诸如歌颂祖国、颂扬感谢党的领导、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批判陋习、移风易俗,讴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同时也有劝人向善、戒赌戒懒等等的积极向上的优秀内容作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正能量。

师宗县政府历来重视民间山歌等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工作。民间山歌属传统歌舞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累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鼓舞和激励、教育、引导了一代又一代人,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人文交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文化需求进一步多元化,不少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活动逐步走进城市乡村,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其中还夹杂着不少低级趣味的东西。这些负面东西的存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污染了文化环境,特别是污染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其势已到了不得不加大治理力度的时候了。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的形成和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要改变或更出,也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参与,师宗县文化和旅游局作为主管文化的机构,在做好文化传播,满足群众健康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保护、发展传播、清洁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责任并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采取的措施

多年以来,师宗文化主管部门结合扫黄打非工作,单独或联合宣传、网安、市监等部门,一直在不间断地开展文化市场乱象整治活动,一步步净化了文化环境。一是执法大队先后取替淘汰了以县城青年路永进音像制作工作室为代表的全县六家光碟自录自刻场所,经常对辖区内60多家音像店进行检查、巡查,利用县城、乡镇赶集时间对集市上流动音像制品摊点进行检查,查缴销毁了许多违法违规、内容低俗的录像带、录音带、光碟,处理了一些违规经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此音像制品经营店均被取缔。二是认真审查县域外入师广场演出团队的资质,严格把好输入关口。三是执法队员加大了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定时不定时到县城通玄公园、中心公园、文笔公园、水库坝脚公园等人员密集、运动、休闲场所进行检查、巡查,要求各场所在开展活动中要做到:内容要健康,音量要适当,通道要畅通,时间要把握。执法人员对采取查堵和疏浚相结合、劝导和惩戒相结合的办法,经常对活动场所进行监管,净化文化娱乐传播环境,为师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进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多年来,师宗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财政资金紧缺,没有多少资金支持开展文化活动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环城慢跑活动,开展政企联合,连年组织开展了全县的广场舞比赛、青年歌舞大奖赛赛,青少年才艺表演选拔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晚会演出、春节联欢晚会。2019年又与《中国好声音》开展合作,联合组织师宗片区歌手选拔赛(春节后因疫情暂停)等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印证了师宗是歌舞之乡,并非文化沙漠的定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师宗县政府将更好的督促文化和旅游局做好监管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执法队市场监管主力军的作用,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加强正面引导,加大违禁品的查缴和违法处罚的力度。相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加上我们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会还师宗民间文化一片绿水青山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