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师宗要闻

要闻动态

师宗: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遍地开花 供电企业用心服务电力先行

发布时间:2021-12-29 09:32  来源:师宗供电局  作者:王瑛  浏览次数:5252

产业要发展,电力必先行。近年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师宗供电局不断完善供电线路和电力设施,用优质、稳定的电源,热情真挚的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QQ截图20211229092959.jpg


                    热果飘香 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

近几年,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知名热果之乡的定位,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政策,不断探索热区水果种植,构建了山脚有果,山上有林的绿色经济新格局。“在外面打工娃娃读书管不着,老人也老了照顾不到,不方便。”高良乡坝林村委会云南师宗良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绍忠介绍说,公司4个投资人都刚30出头,听说家乡要大力发展热果产业,2017年他们一起从广东辞了工作,回到家乡投资成立了公司,种植热果。从广州回来后,4个年轻人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万,又联系了8户人家一起成立了康荣合作社,栽种了四百多亩果树,在村子旁新建了厂房和冷库。

2020年,师宗供电局为良源农业新安装的变压器搭火接线,2021年洗果选果全自动生产线顺利安装调试,能容纳300吨果子的冷库随时能够投入运行。据良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何涛介绍,合作社每年沃柑的产量有200吨,砂糖橘50吨、脐橙40吨。农户摘了果子后只需送到家门口的厂房,经过清洗、选果、打蜡、降温的果子装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冷藏车就可被水果经销商拉走。收入可观,又能在家乡大展宏图,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纷纷回到了家乡,将绿树红果播种到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


供电所员工王槐用壮语和果农交流.jpg


薏仁连片 苗族村寨年年都建新房

今年49岁的侯林森是高良乡大高良村人,以前一直都是种植杉树,收入颇丰。2015年,侯林森和高良乡的工作人员到安徽、广州、上海考察了一圈,回到家,就开始大面积的种植薏仁。“杉树周期太长,差不多15年才能见效益。高良的气候和海拔特别适合种薏仁,当年就能有收入,还能带动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一起致富,这是一件大好事。”侯林森说高良乡一直就有种植薏仁的传统,但是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初加工的工厂,大部分利润都被中间的经销商赚走了,很多苗族同胞祖祖辈辈种植薏仁,但是收入少,生活质量不高。

为了改变现状,让老百姓赚到更多的钱,侯林森成立了师宗高良广源薏仁开发有限公司,117户苗族、壮族农户加入到他的师宗旺哲种植专业合作社。全乡6000多户人家有3600余户从事薏仁种植,薏仁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0亩,产值约2600万元。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加工厂最忙的时候,除了高良乡5000余吨薏仁谷需要加工,相邻的丘北、文山、罗平几个县城的种植户每年大概会往侯林森的加工厂拉来一千多吨薏仁谷。最忙的时候,加工厂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

侯林森目前安装了4台变压器,其中两台专供薏仁加工厂生产加工。加工厂40多台电机,去壳、抛光、洗米、风选比重、甩干、烘干、色选、分级、打包,一步都离不开电。


薏仁加工厂老板娘介绍薏仁加工流程.jpg


侯林森说高良乡虽然偏僻,但是电压质量高,电机动力足,多少货他都敢接。他还说供电所的服务特别好,有一年厂里的变压器声音异常,他给供电所打了电话后,供电所人员马上就到了。经检查引起变压器声音异常的原因是变压器缺相,要是处理不及时,不仅变压器会烧坏,厂里的所有电机都会烧掉,损失会很大。

高良乡森林覆盖率高达80%,辖区内的4条10千伏线路大部分都在林区,生长速度过于旺盛的树木给电力线路造成了很大的隐患。自2015年起,师宗供电局在高良乡共投资2900万余元,改造10千伏线路35.13公里,安装智能断路器17台,改善了网架结构,有效降低了线路跳闸率,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


师宗五龙上演“浑水摸鱼”大戏,选手们全身稀泥,现场把人笑翻师宗县召开2022年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