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08:47 来源:师宗县雄壁镇 作者:李世坤 浏览次数:640
秋日的雄壁镇层林尽染,海拔2000余米的坝子里,一垄垄翠绿的人参果藤蔓铺满大地。拳头大小的果实缀满枝头,淡黄的表皮泛着紫纹,宛如娃娃笑脸。“这可是我们山里的‘土人参’!”种植大户严仕堂弯腰捧起个沉甸甸的果子,指甲轻轻一掐,清甜的汁水便渗了出来。
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玉米地。雄壁镇党委书记带着农业专家踏遍全镇14个村(社),最终在土壤检测报告上找到答案:“高海拔、强光照、昼夜温差大,正是人参果生长的黄金地带。”一场“改煤为果”的产业革命就此展开,农业办挂起了“人参果栽培技术夜校”的牌子,农业专家手把手教农户搭架、疏果、控水,荒山坡渐渐变成“聚宝盆”。
科技赋能结硕果 产业链上谋新篇
沿着硬化后的产业路前行,人生果交易市场车来车往。在市场内,工人们正将果实按大小套上保护网套。“现在果子坐着冷链车,48小时就能到上海超市。”种植大户严仕堂介绍,镇里不仅为我们果农建起了交易市场,还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播带货,销量翻番。他激动地说:“昨天,我们雄壁人参果交易市场,电商直播带货,2小时卖了6000多件,真是鼓舞人心。”正在装箱的大块头张建平笑着说:“以前卖玉米要背到镇上,现在人生果收购商直接到田间地头收果子。”
金果满枝富农家 幸福生活踏歌来
在傍晚的下鸭子塘新村乡村振兴广场上,数十名妇女边分拣果实边哼起小调。村民常萍仙掰着指头算账:“土地流转金每亩600元,务工每天150元,种植每亩9000元,一年能挣两万多。”更让他高兴的是,在县城读职中的儿子主动报名了农产品电商课程,“娃说等学成后要回来开直播卖人生果,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振兴路上果为媒 绿水青山谱新章
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远眺,连片果园宛如绿色海洋,硬化的水泥路蜿蜒其间。下鸭子塘村党总支书记王强生说:“我们要让游客春天看花、秋天摘果,冬天还能体验农耕的乐趣。”不远处,在返乡青年余涛生的众源农家乐里,他特意在自家空闲的土地上栽了一些人参果苗,“客人临走都要带几箱当伴手礼”。
夜幕降临,村委会的投影仪播放着最新制作的宣传片。镜头里,果农们捧着金灿灿的果实唱起彝族敬酒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梁晟望着浩瀚的苍穹感慨:“这颗小小的‘金果’让我们明白,守住绿水青山,真的能换来金山银山。”
据了解,雄壁镇地处师宗县西北部,是师宗县的“北大门”,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种植人参果。截至目前,雄壁镇已建成百亩示范点2个、连片示范区500亩,总面积达到12000余亩,全年可实现产值1亿余元。
来源:师宗县雄壁镇 李世坤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