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1 22:51 来源:师宗县城市综合管理局 浏览次数:5252
自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以来,师宗县以消除城乡建成区裸露垃圾为重点,强化城乡和交通沿线保洁,加强河道湖面养护管理和垃圾清理,推进村庄清洁,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确保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规范处理。
实行分级管理,全面消除城乡建成区裸露垃圾。以道路路面、背街小巷、公园广场、公共厕所、建筑工地、河道湖面、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景区、公路、铁路沿线和航道内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由滨南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街路和人流情况,重新划定2个作业管理等级标准,并将所有街路的作业质量和标准提高一个档次。初步设定县城区保洁主要道路71条、背街小巷247条,保洁面积为279万平方米。采用垃圾压缩车、拖挂车2种方式清运,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98%以上,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8.9%。截至8月底,累计对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村庄摸点排查164处,发现积存垃圾和动态垃圾问题并整改18个,共清理垃圾94.18吨,其中:建成区12.5吨、河道湖面15吨、交通沿线54.68吨、村庄12吨。
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自然村保洁机制和保洁员全覆盖。按照“谁生产,谁付费”的原则,通过“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一事一议”等方式确定收费标准,推行垃圾清运收费制度,县级财政按照1:1的标准对推行垃圾清运收费制度的乡(镇、街道)进行补助。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按照自然村规模配备保洁员,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选聘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组建了一支2321人的专职保洁队伍,有效解决了2000多户深度贫困户持续增收问题,实现了农村公共卫生保洁常态化,保证村庄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不乱堆乱放,环境干净整洁。
坚持一处一策原则,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销号。按照“一处一策”的原则,全面完成录入国家信息系统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5个,其中以生活垃圾为主的3个、以建筑垃圾为主的2个。截至2020年5月21日,已全部通过开挖转运、场地后处理和封场覆盖、植被恢复等措施已全部整治销号。
采取城乡一体化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加强收集设施周边卫生管理,定时清运收集生活垃圾,并将收集的生活垃圾纳入师宗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实现无害化治理,其产生的渗透液收集入调节池,经渗透液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于距离县城较近的乡镇,采用“村(社区)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对于距离县城较远的乡镇,因地制宜分散处理,并遵照有关规范技术对终端治理设施加强管理。
2020年以来,清扫保洁实现全覆盖县城建成区和大同集镇,日清垃圾85吨,日收集餐厨泔水7吨,日处理垃圾(含部分乡镇)100吨,日处理垃圾渗滤液40立方米。取缔和整治不规范垃圾堆放点67个,处理违法倾倒建筑垃圾9起,规范渣土运输60余起,查处沿街抛洒渣土车辆12起,教育和纠正垃圾扫地出门店铺260余起。
(作者:陈家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