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9 16:09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袁慧鹏 赵文东 王和平 赵友平 浏览次数:4036
师宗县坚决扛起稳就业促就业政治责任,以“稳就业、提技能、促增收”为目标深化主题教育,着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全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齐答“双轮驱动”送岗题
“感谢这场招聘会解决了我们残疾人就业困难的问题,希望和我一样的残疾同胞们踊跃参加残联组织的每一次招聘,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证明自己。”11月8日,在师宗县组织开展的2023年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上杨润丹与中国移动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今天共有6家企业,100余名残疾朋友参加了招聘会,会上共有30余名残疾朋友达成了就业意向,后期我们将做好跟踪对接,为入职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师宗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赵素萍说道。这只是师宗县抓实就业创业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提高就业质量,师宗县积极强化与省内外人社部门、劳务公司、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沟通联系,不断拓展劳务协作“朋友圈”,收集筛选可靠可信、稳定性强收入高的岗位信息采取“送岗送技送法”三结合以及“线上线下”岗位信息推送方式,利用“爱在师宗”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媒介定期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切实让群众通过移动媒介“足不出户”自选岗位。
今年以来,共通过线上方式推送岗位信息13期43500余条;举办“线下”现场招聘会11场(次),推送岗位信息26600余条,实现“送岗下乡”“送岗上门”。
共破“技能增收”培训题
王怡文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2023年,她在师宗县电商直播孵化中心免费参加了电商直播培训班,如今依靠一技之长走上了称心的工作岗位。在师宗,越来越多的“王怡文们”享受到了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师宗县围绕“提技能、促就业、稳增收”目标,结合师宗县产业发展规划、全国用工市场需求和群众培训意愿,大规模、成批次、高质量开展企业用工服务活动、职业培训活动和创业服务活动。同时,加大“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力度,做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人均至少掌握一项技能,不断夯实“技能促就业稳增收”基础。
“创业技能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创业基础知识。”前不久,赵晟沿在参加完一堂创业培训课后高兴地说。
为了扩大就业总量,师宗县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活动,全方位推动创业扶持服务下沉,鼓励创业者积极申请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对符合放贷条件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退役军人等“10类”重点创业对象,采取定专人、定专柜、定专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标准方式,优化放贷条件,精简放贷流程,简化放贷手续,缩短放贷时间,快速高效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为创业带动就业提供“钱保障”。今年以来,师宗县共开展各类培训23000余人次;组织开展补贴性职工技能培训7800人次,其中,创业培训279人。全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7笔10790万元,扶持617人创业,带动就业2284人。
同解“统分结合”输出题
在师宗县葵山镇地利找村委会举行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座谈会上,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围绕务工增收、技能增收,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及返乡人员真情期盼等方面开展“自由式”“放松式”的交流沟通,师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答、解释,与会群众备受鼓舞,收获颇丰,更加坚定了外出务工学习新技术和将来返乡创业的信心。
“人社局工作人员给我们讲授了在外如何维权等法律知识,对我们外出务工很有帮助。”村民朱左芬在参加完座谈会后高兴地说。
为了稳定就业规模,师宗县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中心为纽带,以村(社)为基础,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实地走访摸排、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岗位推送和组织动员工作,形成了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出管理和服务网络。
同时,师宗县抢抓省内外企业复工复产的时机,采取集中统一输送和分散自发外出相结合模式,高效快捷开展“点对点”直达输送服务和自发、灵活转移工作,采取交通免费、防护用品免费、健康检查免费、路途中给予生活补助的“三免一补”等措施,用心做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全力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就业难”问题,实现了“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
“我们这种年龄不知道怎么找工作,这种免费真实的接送,我感到很是放心。”师宗县漾月街道清水沟村民牛保良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师宗县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已受理一次性交通补助申请12200余人,发放脱贫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生活补贴93余万元,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1130余万元,发放城乡公益性岗位补贴260余万元。目前,全县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4万人。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袁慧鹏 赵文东 王和平 赵友平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