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20:14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季亚仙 刘小永 浏览次数:3551
踏过淤泥地,拨开荷叶丛,告别了映日的荷花,位于师宗县“漏卧·古城”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的千亩藕田迎来了采摘“丰收季”,看似荒无的藕塘底部埋藏着数不清的“宝藏”。
藕田里,荷叶已经全部枯萎,采藕工人站在堰塘中间将一根根莲藕褪去塘泥,让其露出 " 真容 "。据采藕工人介绍,要判断淤泥下哪里有莲藕,可以顺着藕杆寻找,藕杆呈黄色的表明藏有莲藕,藕杆发黑的则大多数没有。通常情况下,每个工人一天能挖到两百多公斤藕,一公斤藕的工费是1.5元,一天就有300多元的收入,比外出务工能挣更多的钱。
一根根莲藕,“串”起了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藕塘经过测产,长势较好的1000亩产可达1200公斤,预计可产藕1200000公斤左右,每亩预留藕种500公斤,预计可产商品藕700000公斤。除去挖藕工时费,可实现商品莲藕销售收入102.7万元;藕种按照每公斤5元计算,可实现藕种收入325万元;租赁荷花及莲蓬采摘售卖68万元,预计合计销售收入495.7万元。
除了流入市场销售,莲藕产业还有观光价值,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自2023年3月荷花观光园开始接待游客以来,吸引了近万人次前来观赏荷花,旅游收入实现质的突破,4000亩荷莲观光园已成为“高原特色荷莲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师宗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田园开发利用良性互动的新路径,强化沪滇合作,不断丰富农文旅业态融合发展,并赋能其他产业,放大产业价值,更好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企盼。2021年9月,师宗县启动建设“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群众”的模式,带动2122户农户流转土地8000余亩发展荷花、莲花、油葵、食用玫瑰、五彩稻等特色种植业,群众亩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同时进一步盘活资源、做活资本、整合资金,引导群众参与民宿、文创、夜市等新兴业态入股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400余万元,同步开发农业管护、运营维护、保洁、餐饮等就业岗位,带动6000余人就地务工,逐步实现农民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
下一步,师宗县将继续利用资源优势,增加食用莲藕加工、在藕田里放养生态鸭等产业,实现“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齐头并进,不断丰富师宗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季亚仙 刘小永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