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6 15:27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贾严 方蕴潼(实习) 浏览次数:488
“旱季浇水靠老天,想多种点啥都难!”“种烤烟十几年,价格一跌(受点灾)全家愁,想干点别的又没门路。”“家里40多亩地,烟叶收完就闲着,有力气没处使。”在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落红甸村委会,一场以“协商聚力强产业 同心共筑富村梦”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火热开展。
县政协、多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围坐一堂,为破解落红甸村“产业单一、土地闲置、农闲期长、设施薄弱”的发展瓶颈共商良策。
落红甸村,一个彝族人口占半的民族村寨,596户村民守着户均40余亩的土地,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烟叶采收后的漫长农闲期,村民增收无门,灌溉缺水、田间道路不畅,更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硬骨头”。群众的焦虑,正是院坝协商的靶心。
协商现场,气氛热烈,各方代表畅所欲言。经过充分讨论,凝聚多方智慧的“破局”路径清晰呈现:摸清全村闲置土地底数,引进龙头企业,首期流转1000亩土地(500亩种人参果、500亩种红薯),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稳定烤烟基础上,大力发展人参果、红薯种植,探索特色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构建“烤烟+”复合产业体系;搭建“农闲务工对接平台”,联合人社局、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收集发布季节性用工信息,引导村民农闲期就近就业;建成3000立方蓄水池项目,保障灌溉;制定田间道路修缮方案并争取资金,确保农机畅行、运输高效。
此次院坝协商,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随着千亩流转土地上人参果苗与红薯藤蔓的铺展,随着蓄水池的崛起和道路的畅通,落红甸村的“富村梦”,正从协商共识的蓝图加速照进现实。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贾严 方蕴潼(实习)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