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通知

  • 师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师政发〔2022〕5号
  • 2022-03-01 09:56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入推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三农工作系列部署和要求,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根本目的,聚力打造高端食品基地,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持续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二、目标任务

播种粮食62.20万亩、完成产量23.72万吨以上,种植经济作物63.53万亩,出栏肉猪100万头、肉牛5.60万头、肉羊28.40万只、肉禽194万羽,实现畜牧肉类总产量9.588万吨、禽蛋总产量0.18万吨,发展水产养殖1.32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0.91万吨,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3:1,农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达8%

三、重点工作

(一)打造高端食品基地。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坚持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大企业支撑,推进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生猪、肉牛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全价值链提升,推动食品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行列转变。

1.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建设37.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22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大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着力建设油菜优势产业集群。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建基地、创示范,调结构、增效益要求,全面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等惠农政策,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确保全县粮播面积在62.20万亩以上;连片规模建设一批主要粮食作物高质量生产基地,集中开展优质粮食高产示范,加大粮食增产集成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丰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手段,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艺配套,不断提高粮食单产;稳步调整粮食生产方式和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推动粮食产业延链增效。

2.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畜禽良种科技推广步伐,完成畜种改良9.90万头(窝匹只),其中人工授精改良家畜3.80万头(窝匹只);开发利用饲草饲料资源,推广青贮氨化饲料21万吨;以稳定和优化生猪产能为基础,持续推进在建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落地投产,全力抓好已建规模场的投产达产;加快建设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示范带动全县适宜区肉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1个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落地建设,提高生猪产品附加值。

3.打造高端蔬菜新兴产区。围绕南盘江流域设施蔬菜产业带建设,加大河流沿岸优质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标准化外销、供港(出口)蔬菜基地,力争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品小包装蔬菜、净菜、脱水蔬菜等绿色高端蔬菜深加工产品,加快培育凤牌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重点依托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卧漏古城田园综合体建设,高标准建设2个千亩连片的农旅融合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提升金马河流域、堵西、羊格、新安等标准化蔬菜基地产能,着力建设二允河、子午河、龙甸河沿岸优质水生蔬菜基地,配套建设产地初加工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力争全年蔬菜种植30万亩(含复种),实现产量60万吨、产值15亿元。

4.打造高端水果新兴产区。坚持把热区水果作为全县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来培育发展,狠抓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优化柑橘品种结构和种植区域。加快推进南盘江河谷热区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兴村强镇,建设1个高标准千亩连片基地,带动全县发展水果12万亩、实现产量10万吨。补齐产业链短板,抓好品牌打造培育工作,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体,配套建设高端水果标准化自动分拣、冷藏、保鲜等采后处理设施,加大师宗柠檬、师宗沃柑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建设一批农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5.打造高端道地药材新兴产区。围绕建成云南最具特色的药食同源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为中心,形成以滇重楼为引领,以云南白药集团师宗县沪滇协作中药材种植产业示范园为依托,以薏仁、药用生姜等大宗药材为支撑,以滇黄精、小白芨等区域特色中药材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全县发展道地药材15万亩。

6.打造高端新兴花卉新兴产区。按照全县新兴花卉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特色的目标任务要求,把万寿菊打造为师宗优势特色产业,力争今年发展万寿菊面积达4万亩,以样板示范引领,推动万寿菊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7.推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道地药材、新兴花卉布局,示范带动全县完成特色经作种植63.53万亩以上;以规模化养殖为抓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力争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67%45%,以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夯实三产融合发展基础。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融合主体,开发薏仁、药用生姜药食同源食品精深加工,精品包装水果等高端食品,以农产品加工带动高端食品原料生产,拉动流通、消费等新业态发展。做活农业服务业,创新融合方式,推进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以产业强镇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园、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建设为载体,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二)推进“绿色食品牌”打造。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落实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系列举措,以实施一二三行动为主线,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加快推进师宗农业现代化。

1.深入实施一二三行动。做大做强师宗热区水果主导产业,遵循省级打造绿色食品牌八有标准,建设一批百亩为点、千亩成线、万亩连片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推进种质资源保护、特色品种选育、适宜新品种引进,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一批标准化制种基地。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发展在线超市、直播带货、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农业电商零售新业态,支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和销售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提升设施化水平,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以上,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41个。新增创建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2个、县级示范社6个,培育评定示范家庭农场14个。全面提升绿色有机产品供给能力,力争新增认证三品一标企业4个、产品8个。

2.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力争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以上,化肥使用量较上年减1%。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1%。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35%以上、45%以上。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争南盘江流域化肥农药分别较上年减少1.2%。开展农业外来物种普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渔政执法能力建设,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力争全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力争年循环利用作物秸秆15万吨、粪污20万吨。

3.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师宗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着力培育师宗柠檬、师宗沃柑、师宗脐橙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师宗元素、国内知名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坚持优质产品认证化、认证产品商标化、商标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市场化路径,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调发展。引导企业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推广农产品溯源孔雀码,支持参与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提升农业现代化保障服务能力。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农机农艺、良种良法配套,持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严守农产品安全质量底线,不断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1.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围绕地域主导产业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力争完成3.5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土地流转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相结合,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土地流转监管、风险防控工作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承包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积极探索推广土地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等多元化的适度规模经营利益链接新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力争全年新增流转1.60万亩以上,50亩以上规模流转0.90万亩以上。

2.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稳步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报废、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力度。改善农机作业配套设施条件,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配合农田宜机化改造。促进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实施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全面落实各项农机安全监管措施,持续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培训农机管理技术实用人员300人,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09万亩,农机总动力达34.23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2021年基础上提高1个百分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5%。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力度,配合县、乡各类涉农科技教育培训单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含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机管理技术实用人员、参与人社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业产业培训等)0.19万人(次),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制度和人才保障。

4.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聚焦13个重点品种,采取精准治理模式,加快解决禁用药物违法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涉农乡镇100%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涉农行政村100%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队伍。加快国家追溯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将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管理。强化监测预警,组织开展例行监测抽检及检打联动行动,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确保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突出抓好种子、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农业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加大投入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不断改善执法条件。全面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5.深化农村改革,规范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开展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探索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积极开展项目、土地、资金、劳务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积极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盘活型、资产经营型、股份合作型、物业管理型、抱团取暖型、有偿服务型、异地开发型等模式,不拘一格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6.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业有效投资。坚持补齐短板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策划包装一批补短板、增动力项目,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带动示范性、产加销一体化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工程项目、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古城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推进。以全省建设特色大宗商品国际现货交易中心为契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持续巩固提升热区水果市场、电商创意园等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新兴市场,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及配套政策支持,大力推进田间、基地农产品仓储保鲜及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逐步健全完善以冷链物流及农产品交易中心为重点的市场交易体系。

(四)推进产业帮扶和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全面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帮扶全覆盖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1.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加快打造产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完整、市场竞争力强、联农带农效果好、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明显的主导产业,建成1个产能稳定、能持续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力争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在行政村或村民小组培育发展运营管理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对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全覆盖。

2.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坚持以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增强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坚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产资源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持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推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到2022年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的行政村占比达到100%

3.加强产业帮扶信息动态监测和管理。托云南省产业帮扶信息监测管理平台,建立到村组的产业帮扶基础数据库(台账),组织参与双绑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动态调整,强化产业帮扶平台数据信息分析研判和结果应用,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村组干部、驻村队员力量,适时组织做好产业帮扶、产业项目风险排查化解等工作。依托云南省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分配收益、救助资金提取、救助人数、救助金额等基础数据库,做到实时更新数据、动态调整,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帮扶实时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定期通报有关情况,推动工作落实。

(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核心,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为主攻方向,持续开展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245个自然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实现786个自然村整治全覆盖,加强对星级村实行动态管理,高质量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资金保障、考核评价等工作。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将2022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定期调度。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和周期,及时调度,深入分析研判,适时采取重点调研、现场观摩等形式,有力有序推进任务落实。

(四)强化招商引资。各乡(镇、街道)要按照高端食品基地明确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年度农业招商引资方案,有力有序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师宗县人民政府

202231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