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师宗要闻

要闻动态

师宗:桃业“兴旺”致富“有路”

发布时间:2020-10-12 13:15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4964

 

    十月,本早已过了桃子成熟采摘的时节,但走进师宗县雄壁镇雨柱村,漫山遍野的桃树郁郁葱葱,田间里弥漫着诱人的果香,一个个白里透红、又大又圆的雪桃挂满树梢,让人垂涎欲滴。这几天,曹自文和工人们正在果园里忙碌着,对采摘回来的雪桃进行筛选打包,随后发往全国各地。

 

    曹自文,雄壁镇雨柱村本地人,2011年开始培育滇东雪桃,经过多年总结摸索,他培育出来的雪桃平均果重为500克左右,且口感脆爽、桃味浓郁。“目前,我这里栽种了60亩雪桃,如果在没有受天气影响的情况下,60亩的产量应该在40吨以上,但是因为今年的气候条件特别,产量有所下滑。我们的普果平均果价差不多在每公斤15元以上,精品的就是卖个数,不是卖斤数。”曹自文介绍道。

    随后,记者见到了曹自文口中所说的只卖个数不卖斤数的雪桃,一眼看去果型硕大、色泽红艳,拿到称上一称尽重达650克。曹自文介绍道,“目前我们基地的高端雪桃有4个单果包装、6个单果包装和8个单果包装,今年售价分别为240元、220元和200元,单果重量在650克到700克左右,最重的达750克,且产品供不应求。”

    经过多年的栽种实践,雨柱村发展雪桃产业已完全具备成熟的技术、人才、市场、气候等优势。2017年,雨柱村委会成立众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精选出适合本地气候的雪桃、皇后油桃、皇太子油桃、秋桃等10余个品种进行种植。合作社动员村民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以入股、入土地、入技术等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

    曹定方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社员,2017年他在村里租下85亩地种植雪桃、秋桃、油桃8000多棵,经过几年的精心管护,部分桃树已经开始初挂果。“我种了85亩,每年租金是每亩地300元,是合作社提供技术给我们,到明年正式挂果,会有两三吨左右的果子。”这几天曹定方正在果园里除草,看着一天天茁壮成长的果树,一想到明年果树就能带来收益,已年过六旬的曹定方干劲更足了。

“我们雨柱村委会现在种植的面积有1000多亩,其中有两百多亩已经进入丰果期,还有700多亩刚刚进入挂果期,我们这一千多亩中有10多个品种,也就是从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这段时间,我们都有成熟的品种。”雨柱村委会主任兼众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玉国对记者说道。据马玉国介绍这十多个品种中有4个品种已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按每亩收入7500元计算,1000余亩将创收750万元。

待到明年,我们便能看到满山的桃树桃花绽放,满树的桃果风中摇曳,更加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曾经是一个以煤矿产业为主的行政村。 

    近几年,随着国家产能政策调整,雨柱村委会9对煤矿相继关闭,雨柱村委会陷入了产业发展凋零,村民增收致富难的困局。针对这一难题雨柱村委会以桃子特色产业走出了产业转型的第一步。

    同时,为确保深度贫困户真正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雨柱村委会采用“扶贫公司+专业合作社+深度贫困户”的模式,在众旺种植专业合作社下成立金旺合作社,栽种雪桃100亩,把全村66户深度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共同发展。贫困户栽种的雪桃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贫困户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获取劳务收入,合作社每年需支付劳务费用90万元,贫困户户均可获劳务收入14516元,人均可获3272元。在雪桃栽植的前三年,贫困户每年可领取预分红利800元,待合作社正式进入盈利阶段,贫困户可以按合作社净利润的75%领取分红。

    如今的雨柱村,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桃树也正扮演着雨柱村脱贫致富、产业转型的重要角色,让这里的风景越来越美,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者:赵文东  孙石庆)

 

师宗五龙上演“浑水摸鱼”大戏,选手们全身稀泥,现场把人笑翻师宗县:搭沪滇协作“顺风车” 奔脱贫致富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