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1 15:35 来源:师宗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6894
秋风拂面,漫步凤城,蓝天白云相依相伴,绿水青山温婉可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路延伸脚下,一丛丛绿意焕发城市生机。公园里、广场上,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沉醉在浓浓的幸福喜悦中。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师宗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10年。10年来,师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县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实现了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性巨变。
经济提速 综合实力后劲足
十年来,师宗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锐意进取、拼搏奋斗,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191.05亿元、是2012年的2.5倍,人均GDP达51035元、是2012年的2.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1093元、5502元增加到38446元、15613元,收入比从3.8∶1缩小到2.5:1,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从2012年的全省88位跃升到2021年的37位,被评为2020年度全省“县域跨越发展进位县”。
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一个个踏实的脚印,勾画出师宗县经济社会发展与跨越的轨迹。这十年,师宗县坚持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大抓营商环境、大抓招商引资、大抓市场主体,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不断激发。目前,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1户、企业15户。“一网通办”服务事项可办率达99.27%,最多跑一次率达93.68%;不锈钢初步贯通“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管”全产业链,成为全县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引进温氏、中国一重、新闽泰、星达星等知名企业落户师宗,入园企业达65户,园区产值达185亿元。
如今,放眼师宗大地,处处皆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产业园里,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新设备、新技术一应俱全;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加紧生产,赶制订单,一片繁忙景象;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紧张作业,大干快上……
民生提档 百姓福祉有温度
“现在房子也建好了,村子更漂亮了,以后更要把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2018年,在国家扶贫政策帮扶下雄壁镇下鸭子塘村村民殷伦金一家告别过去破旧的老房子,住进了小洋房。这几年,殷伦金勤劳苦干,通过自身努力现在已经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建筑包工头,每年有8万多元收入。
这十年,师宗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投入扶贫资金55.22亿元,精准实施扶贫项目1468个,全县5个贫困乡镇、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7466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师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危房改造、扶贫资产后续管理等一批具有师宗特色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师宗县大刀阔斧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新增学校49所,清北录取实现清零目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加快推进医联体、医共体改革,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现整体搬迁,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100%,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达2.46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89万人次,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8万人次,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美县城、以城带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美丽县城”,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名片也越擦越亮。
十年来,师宗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多年来坚持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产业提质 结构优化富乡亲
走进曲靖市师宗县大同街道牛宿村委会下宜卡村,静谧的山谷烟雾缭绕,山路蜿蜒起伏,道路两侧树叶色彩斑斓,驾车穿行山林,犹如置身于画卷。村内绿树成排成行,屋舍漂亮整洁,让人眼前一亮。
“村里环境变好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眼看原来餐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便回村里新开了一家农家乐。我们的餐饮原汁原味、干净卫生,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在此驻足。”村民王庆花告诉记者。
产业发展一马当先,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下宜卡村因地制宜开发挖掘自身优势,通过“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衔接机制,辐射带动生态观光、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
如今,漫步在下宜卡村,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乡村的巨变秀出了高“颜值”。
窥一角而知全貌。十年来师宗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立足县域实际,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初步形成绿色蔬菜、道地中药材、热区水果3个20万亩种植基地,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65.13%、居全市第1位,建成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20个,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07:1,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狠抓全域旅游提升,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429.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9.8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9.87%、31.80%。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创意园,电商交易额达3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字经济从无到有,“智慧+”业态不断丰富。
今天的师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发展动能量质齐升,产业发展正向中高端迈进。
生态提色 美丽家园更宜居
清晨,步入师宗文笔公园,临塔而望,高楼耸立,绿树成荫,美丽城市尽收眼底。
说“城”果,感“城”效。对比师宗的今昔变迁,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美丽蝶变的恢弘图景:县城大了,楼房新了,夜景靓了,道路宽了,环境美了,幸福感提升了……
师宗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有效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有序整改,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森林覆盖率达54.31%、居全市第一,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达99%以上。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实施退耕还林5.9万亩、营造林29.7万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8个、市级生态村104个。坚决遏制“两高”行业盲目发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8家,累计淘汰工业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465万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师宗县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融合,以建设现代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将山水景观要素融入城市建设,与城市水体治理、水环境整治相结合,持续推进公园建设、景观节点打造、“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开发,形成水系廊道美丽景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今天的师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已成为师宗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十年耕耘,芳华正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师宗县将以更加坚实的步履,阔步向前,奋力谱写新时代师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赵文东
编辑:牛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