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师宗要闻

要闻动态

【喜迎二十大 师宗这十年】师宗:脱贫攻坚成色足 乡村振兴景色新

发布时间:2022-10-13 15:36  来源:师宗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5776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在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师宗举全县之力、谋创新之策、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书写了新时代战贫史诗中的师宗篇章,交出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厚重答卷。

图1.bmp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师宗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国家对“三农”工作重心转移调整,持续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积极融入新格局、适应新要求、担当新责任,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稳健、开局良好。

图6.bmp

完善机制保障 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师宗县以守底线、抓发展、促增收、提质量为主线,把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跑好巩固脱贫“接力赛”,筑牢防止返贫“堤坝”,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出台了《师宗县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师宗县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师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用好“一平台”、建立“三机制”,“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全县实现自来水普及率达94.08%、集中供水率达95%、供水保障率达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低收入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均达5万元以上,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大幅度提高。持续落实东西部结对帮扶责任,上海市宝山区用心用情,累计投入沪滇协作资金1.74亿元,累计帮扶村141个,实施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项目141个,惠及群众23051户92720人,其中,脱贫人口5103户19444人。

除了政策跟上,在精准帮扶措施方面,师宗县坚持政府救助平台与常态化动态监测的有机结合,持续强化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动态监测筛查预警,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巩固和收入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应纳尽纳。截至2022年6月底,政府救助平台累计申请284件,办结282件,办结率99.3%;全县监测对象1479户5930人,消除致贫风险1084户4470人。全面推进脱贫人口收入增长,逐村逐户开展收入排查、普查等工作,摸清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情况,推动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到2023年基本消除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的目标,千方百计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等措施落实,精准制定落实18039户2022年至2025年的增收措施计划。

图7.bmp

坚持目标导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师宗县牢牢把握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保障粮食安全和坚守耕地红线;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面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应编104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100%;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契机,开展二星村、三星村创评和厕所革命”,推动农村垃圾清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美丽公路”建设,有序开展农村供水保障、电网巩固提升、危房改造、4G网络补盲优化等工作,农村发展物质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图3.bmp

同时,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漏卧∙古城”田园综合体、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五龙水生态文旅融合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在有序建设,完成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方案规划制定,11个精品示范村、106个美丽村庄分年度正有序推进;聚焦把师宗打造成特色种植示范基地目标定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坚持把热区水果作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优势主导产业来培育发展,发展特色高效经作产业集群,强化特色产业帮扶,打造全省特色种植示范区和绿色品牌;抓实乡村治理,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定印发《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师宗县2022年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全面实施凝心铸魂、骨干培养、强基固本、引智聚才、组织引领、乡村善治“六大工程”,全面推行村级组织“大岗位制”,累计完成1017个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实践站111个,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

图5.bmp

聚焦统筹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站在新的起点,师宗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基本消除人均纯收入在 1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实现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确保农村脱贫人口巩固率保持在100%,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 20370元以上。

图4.bmp

为此,师宗县持续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健全“线上”群众找和“线下”政府找相结合机制,坚持“一月一筛查、一月一会商、一月一动态”,千方百计加大帮扶力度,逐户建立“收入增长工作档案”,精准安排帮扶人员、精准制定帮扶方案、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加强特色产业帮扶,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聚焦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高效经作产业集群,打造高端蔬菜和水果新兴产区,坚定不移强产业、增后劲,进一步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指导,健全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产业帮扶“双绑”覆盖率达100%。持续稳岗就业,聚焦脱贫劳动力、易地搬迁劳动力、零就业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强化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持续加大精准施策力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综合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持续坚定不移抓融合、促振兴,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有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抓实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袁燕坤

编辑:牛慧玲

 


师宗五龙上演“浑水摸鱼”大戏,选手们全身稀泥,现场把人笑翻师宗县召开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