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5 11:12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4881
今年以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师宗县攻坚克难,着力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重要抓手,精心研制一系列“良”措“妙”举,全力推动疫情防控与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手抓、两不误,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夯实基础。
“我们两口子现在在珠海市斗门镇白兔陶瓷厂上班,每个月两个人工资有7000多元,感谢政府帮助我们贫困户拆除危房盖新房,还帮助我们找到赚钱的工作。”外出务工一个多月的师宗县龙庆乡扯寨村委会大山脚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翠苹在电话里对记者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李翠苹家一共四口人,原来一直在家务农,每年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两万元,今年2月21日,李翠萍夫妇俩通过县乡村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坐上了直通车远赴广东珠海开始他们今年的“淘金”之路。
如何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师宗全县统筹一盘棋、分类施策“三步”走。第一步,摸清就业底数,完善信息台账,按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及时登记建立转移就业信息台账,根据返岗复工地和时间计划,制定详细转移就业方案。通过摸排,全县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28900人,春节后有外出就业意愿25200人,确定岗位准备外出23000个。第二步,对接用工需求,精准推荐岗位,充分利用春节后复产复工劳务输出工作的窗口期、用工和求职“双高峰期”,抢抓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机遇,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机制,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加强与劳务派遣公司、人力资源公司、省内外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和有序输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应转尽转”。经多方联系和认真筛选,目前建立了包含133家企业,27174个就业岗位的外出务工信息库。第三步,“点对点”服务,“保姆式”直达护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劳务输出的“三免一补”政策,错峰分批分期分地点进行组织化输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有序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据了解,目前,全县春节后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共35564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8336人。其中,省外就业26017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688人,返岗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29328人增长21.3%。
为了更好地保障本地外出务工人员权益,提高全县人力资源输出组织化水平,师宗县还创新劳务输出模式,于今年3月5日成立由师宗县城乡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智合揽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国有控股人力资源公司——师宗县揽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建立起“沪滇协作+政策扶持+国有背景+市场平台+乡村协作+外出务工者”的利益共同体,以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构架为载体,并通过与人社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对所签约务工人员的动态大数据管理,实现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规范化、规模化管理的目标。
目前,智合揽俊主要服务的企业遍布长三角的第二、第三产业,主要为制造业、餐饮酒店业、美容美发业、物流业、零售业等。师宗县揽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弘介绍:“上海智合揽俊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年度全国用工需求人数在10万人左右,今年计划实现1000名外出务工人员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通过师宗揽俊外包务工,计划2021年达到5千人,2022年达到1万人,力争5年通过公司实现年输出外出务工人员3万人左右,实现年利润4千万元左右,实现年税收1亿左右,实现年GDP20亿元左右。”
(作者:杨金花 岳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