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4 23:06 来源:漾月街道 作者:昝红宇 浏览次数:6949
3月4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曲道凯带队专题调研大园子墓地文物保护开发工作。
曲道凯一行先后到师宗县博物馆、漾月街道新村社区大园子墓地实地查看了发掘旧址,听取了有关部门关于文物古墓群保护、开发等工作汇报,曲道凯对新村古墓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加强文物保护、申请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及开发利用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师宗县博物馆,调研组认真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博士的详细介绍,并参观了馆内陈列的文物。曲道凯指出,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文化根基和历史见证,新村大园子墓地文物的出土再一次印证了师宗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古人留给师宗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切实加强保护开发力度;要坚持文旅融合理念,将文物保护与“漏卧.古城”文化旅游区建设结合起来,强化规划引领,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师宗文化元素,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在大园子墓地,曲道凯指出,大园子墓地是一处土著青铜文化墓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对提升全县知名度,带动地方文化建设及旅游经济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曲道凯要求,要及时完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古墓保护水平,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要把文物保护与申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进一步挖掘古墓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积极推动“漏卧 古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要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街道及社区要组织力量开展常态化巡逻,加强古墓保护、科研、展示、教育、利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大园子墓地位于曲靖市师宗县漾月街道新村社区,是师宗境内发现的第一处青铜时代的墓葬遗存。鉴于墓地遭到疯狂盗掘和严重破坏,保护形势异常严峻,2015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曲靖市文物管理所、师宗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大园子墓地进行发掘。目前,出土文物600余件(组),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石器、铜扣饰、铜泡饰、青铜锄、青铜戈、青铜短剑等珍贵文物。
县人大二级调研员窦友韬、副县长李琴、县文旅局及漾月街道相关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勇参加调研。